:::

多媒體展示


國定卑南考古遺址月形石柱3D點雲影片

研究團隊針對國定卑南遺址月形石柱區域進行3D掃描作業,並將初步3D掃描資料模擬展示片段。「月形石柱」高度約4公尺,由板岩材質製成,是卑南遺址目前唯一仍留存在原地的石柱,因其外形被當地人賦與美麗的傳說而得名。
 

卑南考古遺址考古發掘作業流程

介紹卑南二期考古發掘工作流程,包含發掘現場:量測定坑、考古發掘、現場測繪記錄、拍照等;出土遺物:清整、分類、篩土挑選、測量登錄及拍照等工作情形。探坑之考古發掘作業主要以人力進行,採用人工層位法並觀察自然層位之現象加以記錄。影片中介紹考古工作如何進行發掘、記錄、清洗、裝袋、分類整理、拍攝並建立資料庫等作業流程。
 

卑南考古研究工作概況

介紹研究人員針對卑南遺址進行之研究工作,包含探坑現場針對出土現象進行討論、定期工作會議、現場作業人員指導、研究資料整理分析討論、成果發表等工作情形。影片中介紹卑南遺址考古研究工作的進行過程,包含研究人員針對出土現象進行討論、透過工作會議規劃工作內容與進度、針對現場作業進行指導、進行研究資料彙整及討論、研究資料分析、最後撰寫研究報告等情形,並於「2010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」進行成果發表。
 

2012年與臺大人類系之學術合作新聞影片

2012年臺大人類系【考古田野實習與方法】課程,在國定卑南遺址進行發掘,其中出土玉核等出土遺物之新聞採訪(助理研究員李坤修)片段。
 

2012年與臺大人類系之學術合作新聞採訪影片

2012年臺大人類系【考古田野實習與方法】課程,在國定卑南遺址進行發掘,其中出土玉核等出土遺物之新聞採訪(助理研究員李坤修、研究助理葉長庚)片段。
 

「文化╳科技:文化資產3D技術應用工作坊」即將登場!

「文化╳科技:文化資產3D技術應用工作坊」即將登場! 為推廣3D技術於文化資產保存維護之應用與發展,本館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將在9月6日舉行「文化╳科技:文化資產3D技術應用工作坊」。 相關報名資訊,請注意史前館官網最新消息,歡迎並期待與大家相見。
 

走讀臺灣✕走讀史前: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

為響應世界閱讀日,文化部推出「走讀臺灣」計畫,藉由文本結合文化路線,讓民眾穿梭字裡行間及巷弄轉角,走進日常、閱讀生活、認識臺灣。 史前館今年度精選了由葛葉創作的《風暴之子:失落的臺灣古文明》奇幻小說,規劃走讀路線探訪考古遺址,探究作家故事發想的藍本及參考地景,讓文字描述的場景更加立體,實際的地標也能藉由文本情節有更多觀察視角。 就讓我們伴隨著葛葉的想像,走訪東部考古遺址,來一趟史前奇幻小旅行吧!
 

史前岩棺之謎

本影片是史前館藉由3D技術取得之考古遺址田野資料之成果,影片內容從遺址周邊環境、遺址的發現與岩棺現況、考古發掘作業情形、出土遺物內容以及關於岩棺的製作等面向呈現,期望透過3D影像能吸引觀賞者目光,並簡要地介紹考古遺址、考古工作與內容,使考古研究的相關成果可以更簡易的被公眾瞭解。
 

Blihun漢本- 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預告片

 

13 穿越時空的璀璨風華─Blihun漢本-交通樞紐上的國定考古遺址特展導覽

 

家屋模型運送紀錄0724

 

文化資產B3展覽館家屋組裝縮時0724

 

中興漢本家屋修復紀錄0724